最近,我院端木昊随教授和Robert Anderson讲席教授的合作论文“Equilibrium and Social Norm”正式线上发表于国际博弈论顶级期刊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该刊物聚焦博弈论方法论的发展及其在社会、行为、数学与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应用,并长期收录基础理论创新与跨学科实证研究,涵盖机制设计、行为经济学实验、网络博弈建模等方向。
端木昊随和Robert Anderson教授的论文基于社会规范在资源稀缺、利益冲突且缺乏市场或法律机制的经济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展开研究。社会规范通过编纂行为标准充当个体行为的准入约束,实现冲突的分散化解决,但其编纂过程存在内在复杂性:社会包含众多具有差异化可行机会的主体,其偏好既存在外部性又可能违背传递性公理。现有研究虽已建立规范与价格机制的类比框架(Richter 和 Rubinstein, 2020,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但其均衡存在性依赖于有限主体、共同选择集、传递性偏好和无外部性等严格假设,难以适应现实应用的复杂性。为此,该文构建了一个允许无限主体空间、个性化备选方案集、非传递性(连续)偏好和外部性的广义框架。通过超限递归方法,证明了在该框架下存在丰富的均衡集和帕累托有效配置集。具体而言,当偏好具有负传递性时,任何可行无嫉妒配置都能改进为帕累托有效的无嫉妒配置而不损害任何主体利益;若进一步排除外部性,则该配置可达成均衡。研究同时表明,当存在外部性或非负传递性时,均衡与帕累托效率在可行无嫉妒配置中不再具有必然关联。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理论上首次实现四大特征的系统整合,方法上创立超限递归证明体系突破无限主体与非传递偏好的技术障碍,并通过中央计划经济、瓦尔拉斯交换经济(净交易形式)及社会规范形成三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现实解释力。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98256250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