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赖旭东在极大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有界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

       

       调和分析是目前国际上数学界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奇异积分算子的有界性一直是调和分析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A.P.Calderón(沃尔夫奖得主)在[PNAS. 1965]中引入了一类粗糙核奇异积分算子:Calderón交换子。该算子是一类典型的非卷积奇异积分算子,是研究T1定理的重要模型,并在复分析、偏微分方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A.P.Calderón[PNAS. 1965]中研究了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Lp有界性。B.BajsanskiR.Coifman1967年研究了极大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Lp有界性。一个很自然的公开问题: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以及它的极大算子是否弱(1,1)有界?

       由于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核是没有光滑性的,标准的Calderón-Zygmund技术不再适用,因而即便是线性Calderón交换子的研究也极为困难。A.Seeger(美国数学会会士,ICM报告人)在[J. Amer. Math. Soc. 1996]中对卷积型粗糙核奇异积分算子的弱(1,1)有界性取得突破。2019年,我院教师赖旭东与合作者丁勇利用微局部分解、TT*技术建立了一类广泛的粗糙核奇异积分算子的弱(1,1)有界性的判断准则,证明了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弱(1,1)有界性,从而对Calderón遗留下来的公开问题给出一个肯定回答。该结果发表于[Trans. Amer. Math. Soc. 2019]。随后赖旭东进一步研究高阶Calderón交换子,突破了GrafakosMath. Ann. 编委、Simons奖获得者)等人在[Trans. Amer. Math. Soc. 2010]中高阶Calderón交换子多线性估计的一维要求,建立了任意维数高阶Calderón交换子特有的Lorentz空间端点估计[Int. Math. Res. Not. 2020]

       与线性Calderón交换子的研究相比,极大Calderón交换子的弱(1,1)有界性研究有更为本质的困难,目前该问题仍是一个公开问题。最近,赖旭东与合作者Guoen HuXiangxing TaoQingying Xue在这一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其论文“An endpoint estimate for the maximal Calderón commutator with rough kernel”在《Mathematische Annalen》上正式发表。在论文中,赖旭东及合作者通过采用Littlewood-Paley分解、微局部分解等技术,建立了一个新形式的Cotlar不等式,从而在LlogLlogL空间上建立了极大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弱(1,1)有界性。该结果首次给出了极大粗糙核Calderón交换子的在非平凡空间(LlogLlogL空间)的弱(1,1)有界性,为下一步研究最终猜想L1空间上的弱(1,1)有界性奠定了基础。

      Mathematische Annalen》(《德国数学年刊》)创刊于1868年,该期刊致力于发表现代数学领域中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同时要求这些成果具有极高的数学标准,是数学领域中国际公认的老牌的顶级期刊。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08-025-03152-3


Copyright (C)2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电话:0451-86413107      邮箱:IASM@hit.edu.cn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技术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